“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额度为50亿美元或其他等值货币”“拟使用不超过2000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的自有资金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2月以来,比亚迪、同享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以汇率风险管理手段应对市场汇率变动。
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成熟应对,是当前外汇市场韧性的微观基础。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弹性增强。业内认为,中美利差、美元指数波动等因素仍将带来阶段性的汇率波动,但汇率避险工具的使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有望成为经营主体应对外部冲击的重要助力。
汇率波动“适应度”明显提升
汇率变化直接关系到外贸企业的议价能力和成本效益,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有多维度影响。而外汇衍生品交易可以在汇率发生大幅波动时降低对公司的影响。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发布在2024年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公告,包括中国重工、耀皮玻璃、南钢股份、雅本化学、恒光股份、晶科科技、中国中冶等。
记者自业内了解到,在汇率波动幅度不断加大的当下,企业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的目的多为锁定成本、规避和防范汇率、利率风险,其种类包括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外汇掉期、人民币外汇期权等。
比亚迪在公告中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进行适当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能够提高积极应对外汇波动风险的能力,更好规避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增强财务稳健性。
经营主体加强外汇风险应对,与自身经营有密切关系。比亚迪表示,随着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海外业务的不断拓展,外汇收支规模亦同步增长,收支结算币种类别及收支期限的不匹配使外汇风险敞口不断扩大。
就开展外汇衍生品业务的目的,同享科技表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出口业务及外汇结算量增加,公司拟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实现以规避风险为目的的资产保值。业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等。
汇率稳定微观基础更加坚实
“企业如果在汇率问题上处置不当,本来是盈利的,一看还是亏损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近期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回望一段时间以来外汇市场的运行,企业汇率避险意识提升是一大显著特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目前,企业外汇套保比例在25%左右,同时,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收付中的占比达到25%左右。潘功胜表示,汇率避险工具的使用更加广泛,人民币国际化使用水平快速提升,使得经营主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和汇率变动。
与此同时,外汇交易保持理性有序。国家外汇局数据显示,企业等主体的结汇和购汇意愿相对稳定。去年12月,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和购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均与2023年前11个月的月均水平基本一致。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一方面持续引导经营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加强汇率避险手段,另一方面鼓励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渠道,持续优化外汇便利化政策。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流程再造,进一步提升银行外汇展业能力。该办法在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方面推出多项务实举措,包括提供外汇业务便利化通用框架、给予银行更多产品创新空间,政策适用灵活等等。
“中国外汇市场运行更有韧性,市场参与主体更加成熟,外汇市场的监管者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更加从容,经验更加丰富。”潘功胜说。
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弹性增强,是外汇市场参与主体“适应度”提升的大背景。
去年以来,在海外主要经济体持续加息与国内经济曲折复苏的双重冲击下,人民币汇率一度创下近16年来的新低。随后,受内外部因素缓和推动,人民币又在年末峰回路转,刷新半年高位。
今年开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延续平稳态势。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大概率会降息,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压力或减轻。与此同时,开年以来,降准、“降息”等政策发力,从基本面上夯实了汇率稳定的基础。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展望未来,中美利差、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的波动仍可能带来阶段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中期来看,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将企稳,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预计2024年底人民币汇率将在7.1左右波动。
就2024年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基本环境,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表示,中美货币政策深度错位,但深度错位的程度在2024年下半年将有所缓解;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要好于美国经济增速预期;中国贸易顺差总量依然保持在相对高位;2024年美元相对强势,但或不及2023年;2024年中国高水平开放进入新阶段,将采取更高质量、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来华展业兴业。
在此基础上,王晋斌认为,2024年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运行,在双向波动中全年或将表现出小幅度升值。